一、原文:《水调歌头》宋苏轼shuǐdiàogētóu,sūshì。
丙辰中秋,欢饮达旦,大醉,作此篇。
bǐngchénzhōngqiū,huānyǐndádàn,dàzuì,zuòcǐpiān,兼怀子由jiānhuáizǐyóu。
明月几时有míngyuèjǐshíyǒu?把酒问青天bǎjiǔwènqīngtiān。
不知天上宫阙bùzhītiānshànggōngquè,今夕是何年jīnxīshìhénián?
我欲乘风归去wǒyùchéngfēngguīqù,又恐琼楼玉宇yòukǒngqiónglóuyùyǔ,高处不胜寒gāochùbùshènghán。
起舞弄清影qǐwǔnòngqīngyǐng,何似在人间?hésìzàirénjiān。
转朱阁。
zhuǎnzhūgé,低绮户dīqǐhù,照无眠zhàowúmián。
不应有恨bùyīngyǒuhèn,何事长向别时圆?héshìchángxiàngbiéshíyuán。
人有悲欢离合rényǒubēihuānlíhé,月有阴晴圆缺yuèyǒuyīnqíngyuánquē,此事古难全cǐshìgǔnánquán。
但愿人长久dànyuànrénchángjiǔ,,千里共婵娟qiānlǐgòngchánjuān。
二、译文:
丙辰年(公元1076年)的中秋节,高高兴兴地喝酒直到天亮,喝了个大醉,写下这首词,同时也思念弟弟苏辙。
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?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。
不知道天上的宫殿,今晚是哪一年。
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,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,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。
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,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。
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,低低地挂在窗户上,照着屋里没有睡意的人。
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,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?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,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,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。
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,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。
扩展资料
一、创作背景
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(公元1076年)中秋节作者在密州时所作。
苏轼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,熙宁七年(公元1074年)苏轼被调到密州任职。
到密州后,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。
公元1076年的中秋,词人面对一轮明月,心潮起伏,于是乘酒兴正酣,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。
二、赏析
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。
从艺术成就上看,它构思奇拔,畦径独辟,极富浪漫主义色彩,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。
从表现方面来说,词的前半纵写,后半横叙。
上片高屋建瓴,下片峰回路转。
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,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。
后半纯用白描,人月双及。
它名为演绎物理,实则阐释人事。
笔致错综回环,摇曳多姿。
从布局方面来说,上片凌空而起,入处似虚;下片波澜层叠,返虚转实。
最后虚实交错,纡徐作结。
标签:苏轼的中秋水调歌头(拼音版) 水调歌头 苏轼 拼音上一篇:水调歌头带拼音
下一篇: 移动来电提醒怎么设置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